
神奇數字 72:聊聊複利背後的財務小魔法
你有沒有想過,手上的錢要多久才能變成兩倍?或者,你的存款什麼時候能達到夢想中的數字?如果這些問題讓你好奇過,那你可能聽過「72 法則」。這個簡單的小工具,能幫你快速算出答案,還能讓你對投資和財務多點信心。今天,我們就來聊聊這個神奇的數字 72 是怎麼來的、怎麼用,還有它在生活裡的妙處,保證讓你覺得既有趣又有用! 72 法則是什麼?簡單又實用的魔法公式 先來認識一下 72 法則。它是個超簡單的經驗法則,用來估算你的錢在某個利率下多久能翻倍。公式只有一行: 時間 ≈ 72 / 年化報酬率 (%) 舉個例子,假設你投資一筆錢,年報酬率是 8%,那麼 72 ÷ 8 = 9,也就是說,大約 9 年後,你的錢就能變成兩倍。是不是很神奇?不用複雜計算機,也不用什麼高深數學,只要會除法,就能估個大概。 這個法則雖然不是百分之百精準,但它夠快、夠方便,尤其適合日常生活中隨手算一算。就像拿著手機計算機,你也能當個小小財務專家。 72 法則從哪來?複利的簡單化身 你可能會問,為什麼是 72,而不是 70 或 80?這得從複利說起。複利就是「利滾利」,你的利息會再賺利息,錢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。真正的複利公式其實有點複雜,長這樣: A = P (1 + r/n)^(nt) A 是最後的本利和 P 是你開始的本金 r 是年利率 n 是一年複利的次數 t 是年數 假設你想知道本金翻倍的時間,也就是 A = 2P,這個公式得解一堆對數,普通人算起來頭都暈了。數學家發現,當利率不太高時,用 72 除以利率,就能得到一個很接近的答案。這就是 72 法則的由來,簡單說,它是複利公式的「懶人版」,誤差小到幾乎可以忽略,實用得不得了。 72 法則怎麼用?生活中的小幫手 72 法則不只是個數字遊戲,它在生活中超有幫助。不管你是想投資、存錢,還是擔心物價漲太快,這小魔法都能派上用場。我們來看看幾個實用的場景: 投資翻倍時間:假設你買了基金,年報酬率 6%,那麼 72 ÷ 6 = 12 年,你的錢就能翻倍。想知道 10 萬變 20 萬要多久?12 年就差不多了。 通貨膨脹的影響:如果物價每年漲 3%,那 72 ÷ 3 = 24 年,你的錢的購買力會少一半。100 元現在能買的東西,24 年後可能只值 50 元,提醒你得早點規劃。 債務還款壓力:借錢利率 12% 的話,72 ÷ 12 = 6 年,你的債務不還就會翻倍。欠 10 萬,6 年後可能變 20 萬,壓力不小吧! 比較投資選擇:有兩個方案,一個報酬率 5%,一個 10%,算一下:72 ÷ 5 = 14.4 年,72 ÷ 10 = 7.2 年。明顯第二個翻倍快,選它可能更划算。 這些例子告訴我們,72 法則就像個隨身小助手,隨手一算,就能幫你看清財務的未來。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