挑戰 24 小時不滑手機:一場與自己和科技的拉鋸戰

挑戰 24 小時不滑手機:一場與自己和科技的拉鋸戰

嗨,大家好!今天要來跟你們分享一個讓我身心都備感煎熬的實驗,也是我人生中難度堪比斷食、熬夜還有考駕照筆試的挑戰——沒錯,就是 「24 小時不滑手機」。 你可能會想:「不就一天不看手機嗎?哪有這麼誇張?」但對於一個連半夜起床上廁所都會順便刷一下社群、吃飯要拍照、走路要戴耳機、連搭電梯也要看一下 LINE 的人來說,這真的堪稱一場「數位戒斷計畫」。 這個挑戰的靈感來自於我某天不小心點開的一部紀錄片(是的,不小心點開的,因為我滑手機太久了),內容探討人們對智慧型手機的依賴如何悄悄侵蝕我們的專注力、情緒、甚至人際關係。聽起來有點老生常談,但看完之後我竟然有一種莫名的共鳴:我是不是也該清醒一下了? 於是,我給了自己一個任務——從凌晨零點開始,連續 24 小時,不滑手機、不看訊息、不刷社群、不查 Google、不拍照、不聽音樂,就連看時間也不可以偷瞄手機螢幕。 HOUR 0:正式開始,手機封印! 為了不讓自己中途破功,我決定採取極端手段:把手機丟進冷凍庫。沒錯,你沒聽錯,就是冷凍庫。這樣一來我就不能輕易取用,還可以順便檢驗我的意志力是否會被一支結冰的手機打敗。 我看了一眼手機螢幕上最後的訊息,深呼吸,然後啪地一聲蓋上冷凍庫門。 挑戰,正式開始。 HOUR 1–3:戒斷初期,靈魂出竅 才剛開始沒多久,我就開始慌了。手不自覺地往褲子口袋摸,卻什麼都摸不到。整個人像是失去重心的磁鐵,找不到吸附的方向。我的腦袋開始出現各種內建劇場: 「等一下,我是不是錯過了某個緊急訊息?」 「萬一家人找不到我怎麼辦?」 「LINE 群組是不是炸鍋了?」 「IG 那篇限時動態是不是爆紅了我都不知道?」 為了轉移注意力,我硬著頭皮拿起塵封已久的書,開始閱讀。一開始很難專心,但幾頁之後,我居然慢慢進入情節了。書裡的世界不像社群一樣瞬間更新,但卻有種靜謐的沉浸感,是我許久未曾體會的。 然後我掃了一眼房間,突然發現桌子上堆著三個月前沒丟的發票、角落有發霉的水瓶……好吧,或許這也是個適合打掃的時機。 HOUR 4–6:精神崩潰邊緣的過渡期 如果你問我什麼叫「焦慮感從內而外滲透整個人」,那大概就是這個時段。我開始幻想手機跳出大量通知,朋友們在群組裡狂 @ 我問我去哪了、Instagram 的小紅點飆破百、甚至 Apple Watch 也自暴自棄地不再震動。 我試著打開電視來分散注意力,卻發現我居然不知道遙控器放哪了。以前都是用手機遙控的……(淚目) 最後,我翻出一本厚厚的旅遊雜誌,假裝自己在環遊世界。雖然照片看起來不如 Instagram 滿版高畫質那麼吸引人,但那種「不用急著滑下一頁」的感覺,竟然意外地療癒。 HOUR 7–9:開始進入低潮期 我開始懷疑這場挑戰的意義。 我不是修行者,也不是參加什麼數位排毒營,幹嘛要折磨自己?我的思緒開始反覆出現: 「手機其實也沒那麼壞吧?」 「這樣的我,還算是現代人嗎?」 「如果這時候世界末日來了,我是不是最後一個知道?」 我拿出紙和筆,寫下一些內心感想。然後畫了一隻企鵝。對,不知道為什麼,是企鵝。那隻企鵝看起來有點孤單,就像我此刻的狀態。 HOUR 10–12:近乎絕望的掙扎 這段時間可以說是「人機分離症候群」的極致展現。我感覺自己像是漂浮在某個沒有訊號的宇宙,耳邊是無限的寂靜。我甚至開始懷念那個每三分鐘叮咚一聲的 LINE 通知,和 Instagram 洗版的限時動態。 但身體逐漸安靜下來,心跳也放慢了。這樣的靜謐感,在現代生活中實在太罕見了。 我甚至閉上眼睛,做了一場簡單的冥想。然後,睡著了。 HOUR 13–24:從混亂中發現平靜 醒來的時候,天已經暗了。我看了看鐘,發現挑戰居然還剩快 10 小時。此時的我,心境突然轉變。 我不再強迫自己「要做些什麼」,反而開始享受放空的時間。我泡了杯茶,坐在窗邊看著天色漸漸變暗。那一刻,我突然覺得——也許我們太習慣讓手機填滿所有空白了,卻忘了留空間給自己喘口氣。 晚上,我寫日記、整理房間、甚至拿出烘焙書做了簡單的小餅乾。沒有拍照,沒有發限時動態,只有我自己和那份難得的寧靜。 直到時間終於來到第 24 小時,我走到冷凍庫,打開門,看到我的手機已經結了一層薄霜。我小心翼翼地把它取出來,插上充電線。 令人驚訝的是,我並沒有立刻急著查看訊息,而是靜靜地坐下來,深吸一口氣。那一刻我知道,我贏了。 結語:我學會的不只是「不滑手機」 這 24 小時的挑戰,讓我發現了一個很深的事實——我不是真的不能沒有手機,而是我早已習慣讓手機主宰我的生活節奏。 ...

2023 年 8 月 27 日 · 1 分鐘 · 小明

電競觀賽初體驗:我的熱血與困惑

電競觀賽初體驗:我的熱血與困惑 哈囉大家好!我是你們最愛(?)的萬能部落客,平常除了寫寫文章、拍拍影片,最近還迷上了一項新玩意兒——電競觀賽! 我知道,我知道,你們一定在螢幕那頭笑到肚子痛:一個寫文章的,竟然跑去追電競?是不是腦袋秀逗了? 坦白說,一開始我也是這麼想的。電競在我腦中,就是一群人在電腦前按按鍵盤、動動滑鼠,然後喊來喊去。嗯,聽起來有點…無聊? 但我的朋友,一個電競老司機(他自稱的),硬是把我拉進了這個神奇的世界。他說:「你絕對想像不到有多精彩!」 我半信半疑地跟著他去了現場,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巨大無比的場館,人山人海,氣氛熱烈得簡直像演唱會!現場的燈光、音效、還有觀眾們的歡呼聲,都讓我瞬間忘記了原本的「無聊」兩個字。 比賽開始了,我原本以為會看到一群人在電腦前默默無聲地對戰,結果…完全不是這麼回事!選手們的操作行雲流水,每個技能釋放都精準無比,看得我目瞪口呆,腦中只剩下「哇靠」兩個字。 更讓我驚訝的是,現場的觀眾們完全瘋狂!每個精彩的操作、每波漂亮的團戰,都會引來震耳欲聾的歡呼聲和尖叫聲,那種熱血沸騰的氛圍,真的讓人無法抗拒! 當然,身為一個電競小白,我還是有很多看不懂的地方。什麼「AP」、「AD」、「JG」、「SUP」?什麼「暴擊」、「韌性」、「穿透」?這些專業術語簡直就像天書一樣,看得我頭昏腦脹。 我甚至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進入了什麼高科技軍事基地,那些選手們操控的角色,簡直比特務還神秘! 而且,比賽過程真的太刺激了!一波未平一波又起,局勢瞬息萬變,常常在最後關頭發生逆轉,讓人心跳加速,腎上腺素飆升!我一度緊張到差點從椅子上跳起來,還好我旁邊坐著我的電競老司機朋友,他一邊看比賽一邊給我解釋,才讓我勉強跟上節奏。 不過,也因為這次觀賽,我開始慢慢理解電競的魅力。它不只是一場遊戲比賽,更是一場充滿策略、技巧、團隊合作的競技表演。選手們的努力、汗水、以及他們為之付出的時間和精力,都令人敬佩。 當然,觀賽過程中,我也發現了一些「困惑」。例如,為什麼有些選手的反應速度這麼快?他們的操作技巧是如何練成的?還有,那些專業術語到底是什麼意思? 為了解開這些謎團,我決定開始學習更多關於電競的知識。我會多看比賽、多看攻略、多跟電競玩家交流,相信總有一天,我會成為一個電競達人!(笑) 總之,這次電競觀賽初體驗,讓我體驗到了前所未有的熱血與激情,也讓我對電競有了更深的認識。雖然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學習,但我已經迫不及待想要去看下一場比賽了! 如果你也對電競感到好奇,不妨親自去體驗一下,保證讓你大開眼界! 最後,我想問問大家,你們最喜歡的電競遊戲是什麼呢?歡迎在留言區分享喔!

2023 年 8 月 9 日 · 1 分鐘 · 科技玩家

凌亂書桌的異想天開

在繁忙的生活中,我們的書桌常常像一個迷失的星球,充滿了各種雜物。每當你坐下來,面對那一桌的凌亂時,心中不免感嘆:這真是藝術的自由之道!但在這塊看似混亂的天地中,我們也可以發現一些奇特而有趣的點子。今天,就來聊聊凌亂書桌那些異想天開的故事! 你以為是書桌,卻是一個化妝台 想必你一定有過這樣的經歷:當你要找一支筆,卻意外地發現了一瓶口紅和幾塊未吃完的零食。這時不禁想,這到底是哪一個粉絲的化妝台,還是我的書桌?這種現象就像是變魔術,桌上的物品隨時會隨便變換身份。在這樣的環境下,很多人受到了妝容的新啟發:不如把所有的文具當作化妝品來使用呢? 筆之舞蹈 當你正試圖取下那根被其他物品包圍的原子筆時,你的手指不免上演一齣優雅的舞蹈。一隻手像跳舞般在桌面上移動,另一隻手則在空中四處揮舞,幾乎讓人懷疑你是不是在表演某種現代舞。每一次的尋找,都像是在參加一場激烈的舞步比賽:我差點跌倒,但至少我找到了一支筆。 找到寶藏的快樂 當你在凌亂書桌上翻來覆去,時不時地發現一些被遺忘的寶藏,這感覺就像是一位探險家找到傳說中的寶藏。舊的便利貼、遙遠的收據、以及一堆從來沒了解怎麼會到這裡的打折券,這些零碎的物品彷彿在訴說著久遠的故事。每當翻出這些「寶藏」,你心中不禁會想:這是巧合,還是命運的召喚? 人類心理學大揭秘 有學者說,凌亂的書桌反映了一個人的思維方式。那麼,難道說我的凌亂跟我的創造力有關係?聽說創意豐富的人,他們的書桌就像是藝術作品。也許你該給自己的書桌一個崇高的名號,比如「創意的堡壘」,讓它開始感受到自尊。至於不知道怎麼整理的半邊書桌,完全可以宣稱自己是一位另類藝術家,完美的凌亂是藝術創作的一部分! 誰說凌亂不美? 每次整理書桌時,我都會陷入深深的糾結。一本書放在這裡,會不會影響下一本書在那個地方的光環?這些問題讓我每次都懷疑自己,真正的美在於混亂之中。《專家》告訴我「乾淨」是美的代名詞,但我選擇相信,凌亂的書桌有時也可以是非凡的風景。也許下一次複雜的思考就會從這些凌亂的物品瞬間爆發! 說不清的電線 在那些堆積如山的物品中,電線總是扮演著不可思議的角色。它們像是一條條蜿蜒曲折的河流,把書桌分撥得七零八落。用一根電線綁全世界的話,毫無疑問,它們會是一個混亂的藝術品!偶爾還能發現,有些電線的結構讓我懷疑它們是否也在練習瑜伽。可憐的書桌,竟然成了電線的天堂,真不知道該該笑還是該哭。 生活的幽默性 這麼多凌亂的事物讓我意識到,生活中處處皆是幽默。在你最沮喪的時候,看看你的書桌,說不定會讓你忍俊不禁。凌亂的書桌,或許就是我們生活的投影,不必過於在意表面的整潔,享受其中的獨特。畢竟,能找到一份幽默,也算是生活的藝術。 如何重拾書桌的秩序? 當你厭倦了這樣的凌亂時,也許可以試著整理一下書桌。不過,切記一定要輕鬆面對,畢竟這不是一場鬥爭,而是一場與書桌的約會。 分類整理:把所有物品分門別類,讓你可以清楚知道每個區域的用途。 使命必達:每一次拿起的物品都必須承擔自己的使命,使用完後就立即放回原位,別讓「藏匿者」再度出沒。 保持清新感:在書桌上添加一些小植物或可愛的擺飾,讓你的書桌不再單調,增添生活情趣。 結語 生活不可能一直保持完美,凌亂的書桌就像是我們的心境。或許,無論書桌有多麼的凌亂,最終我們都會在這些雜物中找到自己的創造力。就讓它保持這樣的異想天開,因為在這裡,無論是瓶蓋還是懷舊的CD,都是創意的一部分。下次當朋友來訪,看到你的書桌時,不妨微笑著告訴他們:這裡的凌亂,也許是我最高貴的藝術品!

2023 年 2 月 26 日 · 1 分鐘 · 腦洞大開

水豚:長相憨厚,內心狂野?!

水豚:長相憨厚,內心狂野?! 大家好,我是你們最愛(?)的部落格作者阿水!今天要來跟大家聊聊一種神奇的生物——水豚!相信不少朋友都看過牠們的照片或影片,那張憨厚老實的臉,總是讓人忍不住想捏一把(雖然我不建議這麼做)。 水豚是誰? 水豚,學名 Hydrochoerus hydrochaeris,是世界上最大的齧齒動物。想像一下,一隻體型像小狗一樣大的老鼠…是不是有點恐怖?但別擔心,水豚個性溫和,一點也不像牠們的體型那樣嚇人。牠們的體重可以達到 50 公斤,身長可達 1.3 公尺,簡直就是齧齒動物界的巨人! 水豚的日常:朋友遍天下?! 水豚最令人驚奇的地方,莫過於牠們超群的社交能力。牠們不是獨來獨往的孤僻生物,而是非常熱衷社交的「交際花」。你經常可以在網路上看到各種水豚與其他動物「和平共處」的影片,像是跟鳥類一起洗澡、跟猴子一起玩耍、甚至跟鱷魚一起曬太陽…牠們就像一個移動的「和平大使」,到處交朋友,完全不挑對象!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?難道水豚擁有某種超能力,可以讓其他動物放下戒心?其實,科學家推測這與水豚溫和的個性有關。牠們天生就比較沒有攻擊性,也不會主動招惹其他動物。再加上牠們那副呆萌的長相,很容易讓人放下戒心,自然而然地就成了眾多動物朋友們的「最佳玩伴」。 水豚的秘密武器:超強的「賣萌」技能?! 除了社交能力一流,水豚還擁有一個秘密武器——超強的「賣萌」技能!牠們那張圓滾滾的大臉、小小的耳朵、以及總是帶著一絲傻氣的眼神,簡直就是萌點滿滿!難怪牠們能輕易俘虜所有人的心,成為網路上最受歡迎的動物之一。 許多人養水豚當寵物,這在台灣目前還不算普遍,但國外已經有不少人這麼做了。不過,養水豚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!牠們需要很大的空間活動,而且食量驚人,照顧牠們需要耗費不少心力。所以,除非你真的做好充分的準備,否則還是不要輕易嘗試吧! 水豚的生存現狀:面臨的挑戰 儘管水豚很可愛,牠們的生存也面臨著一些挑戰。棲息地的破壞和人類的捕獵,都對水豚的數量造成一定的威脅。因此,保護水豚的棲息地,以及提高人們對水豚的認知,就顯得尤為重要。 結語:水豚的魅力 水豚,這種長相憨厚、個性溫和、社交能力一流的生物,無疑是自然界中最神奇的生物之一。牠們不僅帶給我們歡樂,也讓我們思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。希望大家都能夠更加了解水豚,進而愛護牠們,讓這些可愛的生物繼續在這個世界上繁衍生息。 最後,送給大家水豚全家福的美照,祝大家有個美好的一天!

2021 年 2 月 26 日 · 1 分鐘 · 自然觀察家